6月17日,张国英在杭州某医院成功完成了18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成为浙江省第1222例、杭州市第3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一位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张国英的公益之路始于2013年5月8日。当时,体重仅88斤的她,在临平滴水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坚持尝试献血,并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回忆道,那天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这一试,竟然在十多年后,为一位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我只犹豫了一分钟。”张国英说,“作为老师,我常教孩子们‘要帮助别人’,现在轮到我用行动给孩子做榜样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被张国英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接力”。她认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种救人性命的机会非常难得,因此她毅然决然地决定捐献。
在决定捐献后,张国英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并得到了学护理的女儿的专业支持。通过查阅资料,母女俩了解到现代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无需骨髓穿刺,通过外周血采集即可完成,类似成分献血。张国英笑着说:“科技让爱心少了‘疼痛’。”
张国英提到,留样时并没有太多了解,但自从配型成功的电话来了以后,她就开始积极准备。尽管注射动员剂期间出现了腰酸等反应,但她始终未动摇。“这点不适和患者承受的痛苦相比微不足道。”她表示,想到能够挽救一个生命,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国英的善举不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也受到了身边朋友的称赞。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最后,张国英表达了对受捐者的祝福:“我希望对方能够坚强,让生命的种子在体内生根发芽,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