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7时,上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华语之声举办“上城区红十字会纪念第25个‘世界急救日’专题访谈”在湖滨红十字爱馨驿站准时开播。节目得到省、市红十字会悉心指导,并邀请上城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方虎,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一级师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青年教师黄冬菁,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二级师资、杭蓝救援队队长赵骆伟,“生命之舟”00后急救科普团团长、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青年红十字会会长谢颖做客直播间,讲述上城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举措、路径和成效,从真实案例入手向公众普及运动创伤等意外伤害事件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访谈伊始,方虎对上城区在应急救护领域所做出的新探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享了这些创新措施成功挽救数位心脏骤停的市民,同时,他强调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更是社会整体应急响应能力的增强。在紧急情况下,每多一个人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就多一份挽救生命的希望。
谢颖详细介绍了落水自救的相关知识,针对腿抽筋、呛水、漩涡和水草缠绕等突发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自救技能,这些技能对于提高落水者在复杂水域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黄冬菁则着重强调了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来临前的准备工作和自救措施。她指出,面对不同灾害场景,需要灵活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并强调了在教学中应强化学习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救护技能的重要性。
赵骆伟以2023年河北特大水灾为例,介绍了水域救援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并深刻剖析了成为专业水域应急救援队员所需的高阶技能与综合素养。他指出,专业水域应急救援队员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涵盖水文学、气象学、救生技术、医疗急救等多个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一名优秀的水域应急救援队员还需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此次访谈,不仅是一次急救知识的普及,更是对公众安全意识的唤醒,激励更多人学习急救技能,成为身边的“急救侠”,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截止9月9日,专题访谈节目收听观看互动超23.4万人次。
回放链接:https://live.hy960.com/live/page/1942407653?v=172534346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