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他们帮助在飞机上陷入困境的我,让我的病痛得以缓解和平复,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当萧山区红十字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红十字会员姜贻乾医生在看到这封感谢信的时候,作为医学访问学者的他已经在意大利米兰进入了紧张的进修学习生活了。回想起不久前的这段经历,姜医生表示,“当时在飞机上听到广播里的紧急救助后,本能地冲了上去,和我一起的还有两位医生,我们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竭尽全力救治病人。”“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遇到这种特殊情况,能够切实帮助到别人,我感到非常欣慰”。
时间拉回到4月29日凌晨。
“请问机上是否有医务人员?我们有乘客突发不适,需要紧急救助!”日前,在一班上海飞往意大利米兰的国际航班上,响起一阵急促的播报。此时是凌晨4点左右,一个紧急的播报打破了原有的安静。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国际临床交流项目派往意大利米兰进修的三名医生正好搭乘这架航班,听到广播后,作为医疗进修团团长的杭州市萧山区红十字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姜贻乾跟团里另外两位医生迅速起身奔向患者所在座位。
姜医生回忆:“患者是老年男性,痛苦面容,脸色苍白,数分钟前出现胸痛,后大汗、呕吐。”“患者四肢湿冷比较明显,脉搏较为细速,用飞机上的听诊器和血压计,测量到收缩压期血压只有70毫米汞柱左右。”结合患者病史加上航班满员导致舱内空气含氧量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性很大,刚好医疗团里就有一位心内科医生,姜医生立刻带领两位医生对患者展开了急救,使用飞机上的氧气面罩帮助患者吸氧,并给他服用了阿司匹林片、硝酸甘油以及周围旅客提供的麝香保心丸等药物。之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机舱重新恢复平静。
过了约6小时,患者再次出现胸痛,紧接着意识不清,三位医生立即予以心肺复苏等处理,患者恢复意识后再次予以硝酸甘油等治疗,并让他换至空间更大的商务舱。
因为飞机上缺乏AED等急救设备,机长和乘务长踌躇不决,是该继续按照计划飞行还是就近选择机场紧急降落。此时,这架满载300多名乘客的大客机正飞行在东欧上空,选择就近机场紧急降落存在一定风险,因为飞机需要在机场上空盘旋至燃油清空才能安全降落。三名医生在反复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患者症状好转之后,果断作出专业判断和建议:飞机可以继续飞行!
在接下来3个多小时航程中,姜医生等三位医生一刻也没有休息,与家属和机组成员共同陪伴患者,以备紧急抢救,并且将患者病史进行总结翻译,通过机组联系意大利当地医疗机构,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情况,建议对方在飞机降落后立即对患者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事发时,除了姜贻乾医生对患者进行了救治,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陈珊珊医生和嘉兴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赵圣刚医生也参与到了救援中。
姜贻乾医生在意大利米兰进修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