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蓝”映红民族团结之花 走进萧山区红十字金利浦应急救援队

绳索上升速降、切割钢丝、挂钩梯……在位于萧山区浦阳镇的金利浦消防应急救援中心训练场上,身穿蓝色制服的救援队员们反应迅速,动作敏捷,配合默契。

这些熟练程度和专业能力丝毫不亚于专职消防员,其实是来自萧山民间的一支公益消防救援队。2003年4月19日,在萧山区浦阳镇政府的支持下,杭州缠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兴出资创立了萧山首家民办公益性消防机构——萧山区金利浦消防队。2018年6月,金利浦消防队正式冠名萧山区红十字金利浦应急救援队。二十一年来,这支队伍壮大到380余人,参与各类救援近 9856次,紧扣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重要职责使命,始终奋战在各族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这支“最美逆行”的队伍有一个特别之处——有170位来自四川凉山、湖南湘西等地的彝族、苗族、藏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队员,占总人数的45%。虽然他们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但金利浦将每一颗对消防的炙热之心联系在一起,促进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过得好。现在,他们不仅是当地百姓的守护者,活出了最有意义的人生,更在一次次的最美逆行中奏响民族团结的新乐章。

undefined

 
 
“逆行”中的温暖
 

消防员常被称为“最美的逆行英雄”。而组建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力”的公益消防组织,其实与李立兴在2008年的一场“逆行”有关。

汶川地震之前,李立兴已在当地的应急救援圈内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他从自己的企业里抽调了13名员工,组建了浙江省首家民办公益性应急消防救援机构,还因为自掏腰包,投入100多万元购买消防设备,被称为不买“奔驰”买消防车的企业老板。

在救援队里,李立兴既是投资人又是大队长。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带领一支消防抢险救援队,开着两辆装满了价值70多万元的专业救援设备的消防车前往救援。经过了艰难的48个小时的颠簸,行驶2500多公里,在15日10时30分左右达到四川都江堰,随后又辗转到绵竹市汉旺镇开始营救行动。

“就在大家都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四五个从100多公里外的什邡镇赶来的村民,拿着蒸笼前来送饭。”李立兴说,这一幕他毕生难忘。原来,当时李立兴工厂的什邡籍员工休假在家,听说李立兴带队救援,一行人顾不得颠簸崎岖的道路,立刻从什邡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把热饭送到了李立兴和救援队面前。

正是这场“逆行”中的温暖,让李立兴对四川人有了特别的感情。“我们回杭的时候,正是四川枇杷成熟的季节。”李立兴印象特别深刻,夹道送行的民众们,把一篮又一篮枇杷送到他们手中。

从汶川回来以后,李立兴在工厂招聘时都会特别留意员工的籍贯这一栏。“看到是四川籍的,我都要。”而他也会挑选与同样有消防情节且身体素质较强的“好苗子”加入救援队。在接触中李立兴发现,这些少数民族队员们不仅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体力也特别突出。

能不能给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平台?创造更多机会去选择、寻找体现自身价值?带着这个想法,李立兴在四川、湖南等地广发“英雄帖”。“起初我们去当地招人,好多人一脸疑惑,消防员还能由民间招募?”为此李立兴也动足了脑筋,或是请当地政府“背书”,或是请四川籍员工“站台”。

从2022年开始,李立兴还与眉山技工学校、山东火焰蓝学校等学校签订合作办学计划,每年可为金利浦输送救援人才100多名。如今,越来越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孩子来到金利浦,而李立兴和金利浦的故事,也在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中传播开来。

 

微信图片_20240715160026.jpg
 
活出最有意义的人生
 

因组建消防队21年,抢险救援带队在先,李立兴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浙江省道德模范”“杭州十大平民英雄”“萧山区美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但他却说,队员们的成长和收获比自己的这些荣誉更加沉甸甸。

在新塘街道微型消防站,龙银远和队员们如往常一般开展工作。这位97年出生的苗族小伙,入职金利浦已八年,去年刚刚“晋升”新塘街道微型消防站站长。  

来杭之前,龙银远曾在服装厂打工,在老乡的推荐下,他来到金利浦成为一名消防员。八年前的初来乍到,救援高频次的出动,让这个山里娃有着诸多不适应。但从光荣成为消防员的那一刻,他在大队长李立兴和师兄们的带领下,不断成长。

这些年,他不仅参加了超强台风“利奇马”“烟花”等救援,平日里还会走上社区讲台,为居民宣传消防知识。他也没有松懈自己的技能水平,并频频在省市区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曾获“浙江金蓝领”“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杭州市消防支队“先进个人”等称号。“很庆幸八年前的选择。”龙银远说,在金利浦他收获到了崭新的人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消防事业。

彝族小伙李伟儿时被执勤训练的英雄形象所感染,从小就在心中扎下了“消防梦”。在老家的技师学院毕业后,他曾在上海做过机修工。也是在老乡的推荐下,他来到金利浦。这位彝族小伙的体能天赋很快被发掘。来金利浦仅三年,他已经成为队里的救援中坚力量。他曾在浙江省专职消防员技能竞赛获个人全能第三,还曾荣获萧山区“最美应急救援人”称号。

苗族队员伍建友,是较早加入金利浦的消防员,目前已是救援中心的副队长。参与“烟花”救援时,营救一位老人让他印象深刻。“发现老人时水已经漫过他的下巴。经过队员们的通力合作,老人最终脱险。”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但伍建友说,每次救援后那种“被别人需要的成就感”,让他坚持至今,也让他活出最有意义的人生。

除了技能培训,金利浦还为少数民族同胞对接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以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加速他们的蜕变成长。他们当中,还有不少“幸运儿”,凭借努力和实力,晋升“国家队”。彝族小伙阿堵伍日就是其中一位幸运儿。今年4月,他成功进入钱江世纪城消防站,正式成为一名正式消防员。他也是金利浦为“国家队”输送的第五名消防精英。

时间,不仅能改变模样,也在悄然打磨人的心智。在金利浦,一批一批的各族小伙子加入金利浦,他们慢慢蜕变成了钢铁侠,对火焰蓝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双向奔赴的守护
 

每位消防员都在为守护这座城市付出自己的力量,而作为大队长的李立兴,也在默默“守护”这些跋山涉水而来的孩子们。

目前,位于金利浦消防应急救援中心的浙江省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正在建设中,未来,队员们将通过更加专业的培训、应急救援演练等方式锤炼队伍,提升专业水平。而在日常生活中,李立兴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家长”,除了购买添置更好的消防设备和防护用品,最大程度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给予良好福利保障。

远道而来的少数民族队员们在金利浦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但有时也难免会想家。金利浦将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各族小伙子们,通过编舞蹈等联谊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火焰蓝”映红民族团结之花。为更好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共融,2023年初,“中心”成立“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以增强每个队员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为抓手,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平台。2023年12月,“中心”被授予“杭州市之江同心石榴红引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