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开展急救培训 筑牢安全防护网

近日,拱墅区小河街道围绕“提升应急能力、守护生命安全”目标,针对不同群体分层开展急救知识传播活动,先后面向街道共治大队、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职员工组织应急救护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的沉浸式教学,让急救技能深入基层一线与校园场景,为辖区安全防线注入强劲动能。

undefined

 
 

赋能共治队伍 夯实应急基础

8月26日下午,小河街道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聚焦基层治理应急需求,为小河共治大队量身打造急救专题培训。培训中,红十字应急救护师钟永芳结合基层工作常见场景,系统讲解突发事件的类别划分、快速判断方法及核心注意事项,帮助队员建立科学的应急处置思维。

针对心搏骤停等危急情况,培训将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与自动除颤仪(AED)使用规范作为重点内容,清晰呈现从判断意识、开放气道到按压位置、频率控制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在实操环节,队员们分组围绕模拟人展开训练,老师则全程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按压深度不足、手势不规范等问题,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能掌握标准操作,切实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守护校园安全 培育救护力量

除赋能基层治理队伍外,近日小河街道红十字会还组织辖区内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救护员培训,为校园安全筑起“防护墙”。

课程在基础理论学习外,重点强化校园高频应急场景技能,除CPR与AED 操作外,增加创伤救护、骨折包扎等针对性内容。实操过程中,救护师通过情景演练,指导教职员工如何分工开展应急救护,并逐一校准包扎松紧度、固定角度等操作规范。

此次系列培训通过差异化课程设计有效避免内容冗余,精准匹配不同群体需求,既提升了共治队员的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也为校园培育了专业救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