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会、监事会一行赴临安区调研

8月22日,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梁强勇,市审计局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市红十字会监事长沈蔚,专职副监事长陶一二,监事陈燕娟、沈州阳赴临安区调研工作。

 
undefined
 

临安区红十字急救侠调度中心

调研组首站抵达临安区红十字急救侠调度中心,详细了解急救“临”距离项目运行情况,重点考察了红十字“急救侠”、120、110、122、119“五合一”平台。通过实时调度系统演示,调研组直观看到“急救综合大脑”如何实现急救信息“一口进、一口出”,如何通过智能定位快速调配就近“急救侠”与急救车辆,并对临安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急救资源的创新做法表示认可。

 
 
 

锦城街道南苑小区

接下来,调研组前往锦城街道南苑小区,实地走访了临安区急救侠志愿服务中心与南苑小区红十字救护驿站。在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详细汇报了中心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中心构建起“志愿服务中心—部门及镇街分中心—村社小组”三级管理体系,将1.97万名“急救侠”科学布局为固定岗、巡逻岗、移动岗与补充岗,创新推出“滴滴就近接单急救”模式,有效填补救护车到场前的急救空白。

在南苑小区救护驿站,调研组重点关注老年群体急救服务情况,对驿站“党建+急救”的融合模式表示肯定,认为其为老旧小区应急救护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交流座谈会

下午,调研组一行在临安区红十字会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各方围绕监事会建设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临安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胡小燕详细汇报交流了《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届监事会基层联系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推进情况,《临安区红十字会监事会2025年工作要点》具体安排,急救“临”距离改革的典型实践案例,以及临安区红十字会监事会组织架构及运行情况。

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梁强勇对临安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尤其认可监事会建设与急救“临”距离改革的扎实成果,并就监事会下一步工作提出五项明确要求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镇(街)红十字会等基层组织监事会实现全覆盖,夯实监督工作基础;

二、完善制度性文件体系,系统整理监事会台账资料,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阵地示范打造,重点抓好镇(街)、村(社)监事会工作示范点建设,形成可复制经验;

四、聚焦项目创新,全力推进“红透指数”建设与数字化监督系统搭建,以技术赋能监督效能;

五、总结提炼创新实践,围绕基层联系点在组织建设、监督模式、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特色做法,做好全面评估工作准备。

杭州市审计局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市红十字会监事长沈蔚高度评价临安区红十字会监事会工作,认为思路清晰、手段创新、成效显著。结合中国红十字会监事会工作目标与要求,沈蔚提出两点深化方向:

一方面要紧扣主责主业强化监督,重点围绕捐赠资金、物资的接收、支出、使用及绩效等关键环节加强管控,切实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要锚定民生实事需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广泛征集意见、集思广益,打造工作创新亮点,推动监事会基层联系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