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到助人,这名“95后”把感恩之心化作行动回馈社会

3月14日,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李根顺利捐献了23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成为浙江省第1175例,杭州市第36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令人感动的是,这位“准爸爸”在妻子预产期临近时,依然选择挺身而出,用行动诠释了无私与大爱。

2025年1月9日,李根接到杭州拱墅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他的妻子已进入孕晚期,家庭和工作都处于紧张状态。“关于是否捐献,对于我来说从来不是选择题。”李根说,他不爱麻烦别人,那时候他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946.jpg

为了不影响捐献,李根将体检安排在春节休假期间,并在孩子出生后连续加班一个月,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他调整作息,确保身体状态达到最佳。“那段时间确实有点累,但想想自己在做的事情,就很有动力。”

1995年,李根出生于安徽宿州市泗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曾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困境。幸运的是,在当地红十字会和爱心企业的资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大学研究生的学业。这份雪中送炭的帮助,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941.jpg

“如果没有红十字会的帮助,我可能无法完成学业。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李根感慨地说。因此,当他有能力回馈社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助人。大学期间,他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14年7月18日,在一次宣传造血干细胞入库的活动中,他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并坚定了未来捐献的决心。“我从小就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

微信图片_20250331151950.jpg

 

捐献当天,由于妻子和孩子正在老家坐月子,家人无法陪伴在李根身边。然而,红十字志愿者们全程守护,为他加油打气。更令人感动的是,这场捐献充满了温暖的“巧合”。当李根入院注射动员剂时,一位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生志愿者为他科普了相关知识,并用自己的经历为他加油。“捐献并不可怕,你的善举可能会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

而当李根躺在病床上接受采集时,另一位志愿者也住进了病房,等待3月17日的捐献。这场“爱心接力”让李根倍感温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捐献结束后,李根为受捐者送上祝福:“请收好这份礼物,我们虽然素未谋面,但我现在怀着同您家人一样的心情,无比期待你的康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