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十字”遇见“雷锋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了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连日来,拱墅区的红十字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红十字的博爱理念与雷锋的奉献精神在这里交汇,谱写出温暖人心的春日序曲。

一把剪刀的温度:

用爱心剪去孤独,编织社区温情

3月4日清晨,王马社区博爱家园如约上演令人动容的画面:银发老人安详地坐在凳子上,露出舒心的笑容,红十字志愿者手中的剪刀翻飞如蝶。这延续数载的“周二之约”,早已超越简单的理发服务——理发师会特意放慢动作倾听独居老人的唠叨,为他们设计易打理的发型,在推剪声中编织着守望相助的社区温情。82岁的李奶奶常说:“这些娃娃们剪去的何止是白发,更是我们心头的寂寞。”

undefined

 

巧手凝香传温情:

手工义卖点燃爱心,让善意在指尖流转

3月5日,长庆街道“情暖四季爱心义卖”宛若爱心磁场。冬日暖阳下,展台上陈列的手工护手霜飘散着阵阵清香,手绘帆布袋的颜料尚未干透——这些都是红十字手工课堂的成果。当居民们得知每支护手霜、每个手绘帆布袋的义卖收入都将化为善款帮助困难人群时,原本普通的交易瞬间升华为爱心的传递。“这支护手霜能守护户外工作者冻裂的双手呢!”李阿姨骄傲地向顾客展示着作品,而身患“孤独症”孩子们制作的充满童真的手绘帆布袋更让每份爱心多了份沉甸甸的仪式感。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814.png

 

少年雷锋成长记:

小小红十字志愿者,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

在青蓝小学,“青小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成立仪式定在了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30双稚嫩的手庄严接过红十字徽章。这一天,孩子们在观看《雷锋》纪录片时亮晶晶的眼睛,在初心公园捡拾垃圾时通红的小手,在社区食堂劝导“光盘”时认真的模样,构成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脚。特别让人惊喜的是,在“漂流书屋”整理图书的孩子们自发设计了“爱心便签”,在每本书里夹上手绘的读书笔记,让知识分享平添温度。相信在孩子们心里,这一天,不仅是纪念雷锋同志的日子,也是他们未来不断践行“雷锋精神”的每一天。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817.png

 

守护生命的必修课:

沉浸式学习,急救知识触手可及

“手臂环抱位置再向上些,冲击力度要适中......”3月1日,康晓人家小区中心花园红十字急救培训现场,志愿者们正在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不同于照本宣科的教学,他们创设了“家庭急救情景剧”,让居民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技能。当张大妈成功解救“被噎住”的模特时,围观人群爆发出热烈掌声。这种沉浸式教学,让急救知识不再是冰冷的理论,而成为触手可及的生命守护术。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820.png

 

爱心流转的魔法:

红十字博爱家园,让善意在社区生生不息

近日,在康乐社区博爱家园积分兑换处,志愿者老周用服务时长兑换了米油,转身就捐给了社区爱心食堂。这种“奉献—激励—再奉献”的爱心循环机制,让善意如同滚雪球般壮大。

湖墅街道仓基新村的学雷锋游园会上,沉浸式飞行棋,步步都是急救经,“急救知识大转盘”前排起长队,心愿墙上贴满粉色便签,有人写下“献一次血作为成人礼”,有人许愿“做一次志愿服务”……

微信图片_20250331150824.png

 

当夕阳为初心公园镀上金边,红十字爱心摊位前的志愿者仍在忙碌。这些新时代的“雷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温暖,让三月春风常驻人间。他们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从未走远,红十字的光芒永远温暖,当两种大爱相遇,便谱写出这个春天最动人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