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1:50左右,杭州四季青中学校校医、省红十字救护培训二级师资胡方燕一行结束天津行程,到达杭州东站,已经叫好了网约车,准备到东站东广场的网约车上客区等着。“刚一转弯上了手扶梯,就看见前面有很多人围着,雨伞罩在地上,我们还以为是急救演习。”胡老师回忆道。
“好像是有一位从宁波来的老人摔倒了,流了好多血。”旁人告诉她。她扔下包后,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表明自己是红十字救护师,懂得现场急救的情况后,便第一时间来到老人身边,发现老人面部朝下,直挺挺的趴在地上,面部有血迹,她和周围东站枢纽经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安保等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老人处在仰卧位,迅速对老人的情况进行快速判断,发现老人无意识,呼吸也出现喘息样。
她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出“心脏骤停”的判断。“帮忙去取AED!”“会急救的和我一起做!”一个个指令在她口中发出。她第一时间为老人打开气道清除口腔残留血液,并和其他5名工作人员轮流为老人进行了胸外按压,2分钟后AED到场,在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后,老人的脸色渐渐恢复红润。10分钟后,120赶到现场,“救护车到达后,现场用了药,老人血压稳定了,心率也上来了,就被转运走了。”胡老师说,由于持续做心肺复苏,给现场民警留联系方式时,自己的手还是抖的。
据了解,胡老师在四季青中学已经当了近十年校医,也是全区第一批成为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的校医。作为师资,她还参与了2023年7月区红十字会组织的四季青中学教职员工全员红十字救护员专场培训的辅助教学工作。
在工作中,她既是师生平安的守护者,也是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者。曾有学生发生骨折,她马上给孩子做夹板固定,等救护车来送医院,整个过程花了十分钟左右。胡老师说,上城区红十字会近年来开展的全员救护员取证培训,学校也装上了AED,让她“心里更有底”。
据悉,2022年6月,上城区红十字会联合上城区教育局启动“救在身边校园守护”专项行动,以“送教上门”形式为辖区99所中小学教职员工开展全员应急救护专场培训,经过培训、考核,万余名教职员工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同时区红十字会还积极与文德公益等爱心组织联合,为辖区学校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0余台,进一步织密校园平安救护网,为中小学生构筑起一道平安健康的“生命绿洲”。
同时,从2017年起,上城区红十字会与东站枢纽管委会就开始了密切的合作,创新探索形成“数字智能、培训先行、科学布点、褒奖宣传”四位一体的院前医疗急救模式,每年新增红十字救护员不少于500人,累计设置AED13台,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旅客十余起,有效提升东站综合体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素养,较好地实现为保障公众健康平安“加码”,为提升杭城和浙江形象“赋分”。相关工作成效也得到交通运输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