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平一行赴杭州余杭调研

3月30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平一行赴杭州市余杭区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杭州师范大学和良渚文化村调研红十字“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工作和基层红十字阵地及队伍建设。

第一站:杭州师范大学
undefinedundefined
 

▲王平(左4)一行调研杭州师范大学缅怀广场

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于2015年设立杭州市红十字会第一家授牌的遗体捐献接受站,至今已接受遗体捐献515例,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近3000例。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缅怀广场落成以来,通过举行缅怀纪念活动以及开展“给大体老师的一封信”征文交流等,让师生在课堂之外感悟爱的传递与生命的价值,真切体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缅怀广场内镌刻了所有“无言良师”的姓名。一个个名字背后,不仅传递出捐献者博爱为怀的精神力量,更折射出捐献者家属理解、认同、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高尚觉悟。

微信图片_20240407172549.jpg

▲王平向“无言良师”敬献鲜花

王平对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工作,以及余杭区和杭师大通过政校联动共谱博爱乐章表示赞赏,向“无言良师”敬献鲜花。他指出缅怀广场设计简朴大气,无言良师碑和镌刻的名字蕴含着对生命的敬意与对奉献的感恩。遗体和器官捐献助推了医疗科研攀登高峰,常态化地开展缅怀纪念,更好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倡导了文明新风尚。

微信图片_20240407172553.jpg

▲调研组一行观看“‘红十字与亚运同行’成果回顾图片展”

调研组一行还参观了位于校内的亚运场馆,观看了“‘红十字与亚运同行’成果回顾图片展”。
 
 

 

第二站:良渚文化村社区博爱家园

微信图片_20240407172559.jpg
 

▲王平(右2)调研良渚文化村社区博爱家园

在良渚文化村社区博爱家园,王平调研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点和余杭区第19例、良渚街道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何云东冠名工作室,对“造干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场景及捐献一体机功能进行了详细了解。

undefined

▲余杭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一件事”应用场景

余杭区红十字会聚焦数字赋能核心业务,开发生命“髓”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应用场景,迭代升级“造血干细胞捐献一件事”应用场景,被省红十字会列为数字化改革重大场景应用试点单位。联合良渚街道红十字会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点,并配备造血干细胞捐献一体机,让市民实现造血干细胞入库全流程线上办理。

微信图片_20240407172606.jpg

▲何云东(右1)向王平(右2)介绍余杭区造血干细胞捐献情况

冠名工作室以榜样的力量宣传普及造干捐献常识,展示志愿者风采,同时探索组建生命“髓”缘造干足球队,以赛促捐,传播捐献无损健康理念,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捐献队伍。

截至目前,余杭全区造血干细胞入库5237人,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40例,其中良渚街道完成捐献13例。杭州市仅2023年就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43例,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走在前列。

王平表示,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他人生命的高尚行为,要通过接地气的广泛宣传,让更多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科学正确的认识;要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让更多人投身捐献志愿队伍;要完善褒扬关爱机制,倡导新型生命文化观,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浙江省红十字会二级巡视员张锦,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丽敏,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周澍,余杭区委副书记朱红丹,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汤丽玉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