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先学应急救护,余杭区红十字会助力高一新生“解锁”应急救护新技能

为了普及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学校内积极倡导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文明风尚,8月21日-8月31日,余杭区红十字会开展了“应急救护进校园”行动,在军训期间为全区2023级高一新生进行开学第一课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来自9所学校的共计4900余名学生参与。

“‘黄金四分钟’的救援时间很短,掌握应急救护技能至关重要。”培训现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结合学生们的群体特点,重点围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救护等急救知识进行讲解,并利用模拟人、三角绷带等教学器材进行实践操作演示,强调了正确的应急救护手段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意义。

针对校园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救护知识进行重点培训,目的是让同学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急救护知识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同学们热情高涨,全神贯注,动作有板有眼。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培训令他们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心肺复苏术以及创伤包扎等应急救护技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应对,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够救助他人。

余杭一中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01.jpg

学军中学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22.jpg

新理想中学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25.jpg

余杭中学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28.jpg

天元公学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31.jpg

瓶窑中学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34.jpg

东澜外国语学校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37.jpg

英特外国语学校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39.jpg

文昌高级中学

微信图片_20230913145242.jpg

这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启了同学们的军训旅程。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纳入学生军训是红十字救护培训“进学校”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健康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余杭区红十字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校园红十字工作开启新篇章,引导学生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