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红色领航 博爱余杭”—红十字精神进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项目
组织“生命爱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宣讲团成员、应急救护培训师走进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广泛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截至目前,已在全区22个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近50场宣讲活动,受益人群达2000余人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五进”活动726场,受训人员达43346人。
2.挺身在前,讲好红十字抗“疫”好故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区红十字会全员奋战无休、确保款物移交畅通高效、多渠道第一时间公示、在各级宣传平台弘扬“最美抗疫人”正能量,深入挖掘疫情期间涌现的先进人物及感人事迹。抗“疫”期间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1580万元,接收物资价值763万元,6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挺身一线,筑起隔离防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3.深化改革,续写红会工作新篇章
全面落实《余杭区红十字会改革实施方案》,3月成立区红十字会党组。6月召开余杭区红十字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余杭区红十字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首次成立区红十字会监事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事、监事长、副监事长。《关于推进红十字关爱生命工作的实施意见》(余政办(2020)72号)文件正式发布,全面提升余杭区红十字关爱生命工作的温度与厚度。
4.承办省级会议,打造三级志愿服务新阵地
9月21日至22日,全省红十字系统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会议代表参观了余杭区红十字会精心打造的三级志愿服务阵地:区红十字会博爱之家志愿者(会员)服务中心、乔司街道红十字馆(志愿服务基地)、南苑街道康城社区黄钢锋志愿者服务工作室。区红十字会在大会介绍了我区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数字红会”驾驶舱应用场景。
5.全省示范,国家红十字会领导莅临调研指导
11月6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一行莅临余杭考察、指导工作。梁惠玲对余杭区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红十字事业、志愿服务“自愿无偿、高尚利他”、品牌特色鲜明、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相关做法予以高度肯定。
6.筑牢生命防线,“饿了么”—“骑手”救护培训基地授牌
11月18日上午,“饿了么”—“骑手”救护培训基地授牌暨开班仪式在区红十字会顺利举行,区红十字会、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负责人、区红十字海豚应急救援队进行救护培训基地授牌及签约协议。
该项目旨在让骑手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救护技能,开展自救和互救,为大街小巷增加一批“移动120”和流动救援人员,更广泛宣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7.温暖前行,《情暖红会——余杭红会30年》纪念书册发布
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红十字、聆听红十字的温暖故事,时值建会30周年,区红十字会向社会发布《情暖红会——余杭红会30年》纪念书册。11月14日,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图书馆开展了《情暖红会-余杭红会30年》故事分享会。
8.刷新纪录,造血干细胞当年捐献创历史新高
2008年余杭区红十字会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截止目前,入库志愿者近5000人,48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首次出现女性捐献者,成功捐献人数位居全省首位,“余杭速度”走在全国前列。在星桥街道区跑步中心建成我省(也是全国)第一家“造血干细胞捐献主题文化公园”。
9.数字赋能,建设“数字红会”驾驶舱
今年以来,区红会积极探索红十字工作新路径,全省首家成功开发“数字红会”系统,以“一舱六场景”:驾驶舱+会员管理、志愿者服务、杭红捐赠、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遗体捐献、救护培训以全方面立体展示红会工作。有效提升红十字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互联网+红十字会+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实体加云上”“线上加线下”形式推广红十字工作。
10.奖先评优,区博爱之家志愿者(会员)服务中心召开年度表彰大会
12月27日,区博爱之家志愿者(会员)服务中心召开2020年度表彰大会,对20位优秀会员、20位优秀志愿者、68名一星级—五星级志愿者进行表彰,并为年度积分30分以上82名志愿者进行积分兑现。2020年,区红十字会队伍不断壮大。现共有9441名会员,5799名志愿者,14支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全年3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3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