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虽冷,但他们做的这件事却很暖……

    天气慢慢变冷,但在这座城市里,总有一些温暖在传递。12月3日下午,小营街道红十字会联合上城区红十字会在上城区社区学院,举办了“携手人道促和谐 志愿服务暖人心——小营街道世界志愿者日暨红十字爱心大使评选表彰”活动。

IMG_4481.JPG
    现场共评选出10位红十字爱心大使,有乐于奉献的金建明、吕慧花、张志根、王修跃;有多年坚持无偿献血的方宝炎和汪涛;还有捐献了遗体或器官的李文英、吴维、徐丽华、陈顺林的家属。
    现场还设立了“志愿捐献遗体 奉献生命礼物”签名墙。不少参与活动的居民表示,将带动身边的人继续支持和宣传无偿献血和遗体捐赠,传递最美的助人奉献精神,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关爱和力量。

IMG_4403.JPG

IMG_4412.JPG
    生命需要血液,爱心需要奉献。家住小营街道长明寺巷社区的汪涛,献血百次仍然初心不变。从21岁就开启了献血之旅,十七年的坚持不懈,他的爱心从未因艰难险阻而间断。从第一次的冲动献血,到十几次的“被需要”献血,再到现在过百次的为“奉献他人”而无偿献血……截至目前,他累计献血110次,献血量累计达到40300ml。

    无独有偶,马市街社区的方宝炎从2008年7月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坚持每半年献血一次,后来响应血液中心的号召,献血的时间缩短至一个月一次,甚至一个月两次。漫长的十二年时间里,在献血的队伍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受其影响,她的家人也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甚至为了尽可能达到献血的“硬指标”,开始清淡饮食、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我们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笔笔的献血记录就是大家对社会温暖的回馈。” 方宝炎笑着说。
    近年来,小营街道涌现了一批批志愿人士,他们的爱心故事层出不穷,令人感动。

IMG_4395.JPG
    浙江省角膜捐献001号志愿者朱强荣,自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以来,共为300多人协调了器官捐献移植;省级劳模吴维则是将遗体进行捐献,为人类医学研究做出贡献;一人担任多角的金建明,在疫情期间,坚守一线为社区伸援手、为居民解忧愁……万涓成水,汇聚成河,在一个个典型志愿者的影响下,小营的这片土地承载着满满的爱心,带动了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弘扬时代新风。
    目前,街道已联合浙一、浙二、浙江省公安厅等爱心企事业单位组织献血专场活动40余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5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