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杭区红十字会立足探索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新路径,创新志愿者管理机制、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推进志愿服务“数字赋能”,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红十字志愿服务阵地,逐步形成了“有机制、有队伍、有平台、有行动、有氛围、有保障”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良好态势,为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夯实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强机制、勇创新,建好区“博爱之家志愿者(会员)服务中心”
2019年,余杭区首创成立博爱之家志愿(会员)服务中心,成为全省红十字系统首家由红十字会直接管理的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
一是项目经费有保障,活动开展有场地。中心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专项经费55万元,以项目化形式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新建210平方红十字志愿者(会员)之家,设志愿者(会员)服务台、志愿者(会员)风采展示区、造血干细胞宣传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体验等功能区块。
二是制度管理有规范,数字赋能有平台。中心先后制定《杭州市余杭区博爱之家志愿(会员)服务中心章程》、《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红十字志愿者公益积分管理办法》等制度,提高志愿者注册、招募、培训、管理、激励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使红十字志愿者留得住、用得好。开发“数字红会”驾驶舱,建设志愿者(会员)服务管理、杭红捐赠、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遗体捐献、救护培训等6大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赋能,提高数字化平台在红十字组织建设、会员志愿者管理、“三献”工作、项目化捐赠、品牌传播、便民服务等应用力度动态管理,有效提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是志愿服务有品牌,创新模式有活力。建立“小手大爱”“爱心的士”“生命爱相髓”等7支具有鲜明红十字辨识度的志愿服务队,坚持“一队一品”,优势互补,每月固定举行群众开放日体验活动,每季召开工作例会,为志愿者提供知识宣传、互相交流、业务培训、活动展示、宣誓等场所,用品牌效应激活“红细胞”,让志愿服务更有“范儿”。
二、扬优势、广拓展,打造街道红十字馆志愿服务基地。乔司街道积极打造党建与红会志愿服务共建相融合,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让红十字志愿服务服务真正“沉”下去。
一是拓渠道,强归属。不断完善志愿者注册手续,除在各个村社设立红十字会志愿者注册点,每月20、21日固定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志愿者服务点方便群众办理注册手续。带领志愿者参观杭州市生命体验馆,定期举行红十字馆开放日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有归属感和仪式感。
二是拓群体、强专长。动员专兼职工作人员、基层会员代表、教师、医生、村社干部带头加入红十字会志愿者行列。每年对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不少于四次的专长培训,对志愿者队伍开展两次及以上业务培训,在志愿者之家开展志愿者工作交流会,全年累计对各类志愿者开展普训达500人次。
三是拓阵地,强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新建红十字馆、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志愿者之家占地400平方,阵地配有服务窗口、活动舞台。设有红十字文化传播区、应急救护实操区、理论知识培训区等区域,通过“场景式+情景式”的教育方式,结合“乔司好声音宣讲”,给群众带来理论+实操沉浸式学习体验。
三、托载体、强氛围,延伸村(社区)志愿服务触角
南苑街道康城社区黄钢锋志愿者服务工作室是我省首家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冠名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室。工作室致力于“三救三献”宣传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普及应急救护技能、宣传捐献知识,是红十字相关业务的咨询和交流平台,已成为“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的重要展示窗口。
一是树模范,开展专项活动聚力量。以黄钢锋为骨干力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打造“生命爱相髓宣讲团”品牌,已开展“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我的抗疫故事”等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成立全省首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足球队,用运动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理念,使志愿服务社会化走在前沿,成为红十字志愿服务覆盖延伸至各行各业的触角。
二是托载体,打造互助氛围促提升。通过建立、完善多种特色项目和志愿服务岗位,形成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增强志愿者获得感、荣誉感,积极推动志愿者多维度、多层面参与义工服务。组织实施“情暖余杭”系列慰问活动及红十字救助帮扶项目,把临时性、季节性的救困工作,转变成经常性、长期性的互帮互助活动,打造共建共享的枢纽型服务平台,精准济危解困,帮扶困难群众。
三是促长效,参与区域治理促和谐。做好融合文章,构建“互联网+红十字+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建设中,有效融入红十字核心业务有效融入,以博爱家园红十字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数字红会”将救护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遗体器官捐献宣传、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内容与镇(街道)、村(社区)城市大脑工作平台有机整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红十字的各种便捷服务。
“服务群众零距离,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余杭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创新机制,打造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区、镇(街道)、村(社区)红十字志愿者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余杭成为温暖善城添砖加瓦,为余杭全面推进“三个全域”建设、全力攻坚“新五场硬仗”,奋力打造新时代重要窗口排头兵提供坚强志愿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