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事业

致敬希望英雄 传递生的希望——上城区纪念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特别报道

2025年9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旨在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无偿献血者等改变患者命运的各界人士致敬,今年主题日的活动主题为“致敬希望英雄”。

近日,浙江省红十字会公布第十七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名单。来自上城区的胡哲轶、汪嘉明、周钊仲、陈叶栋、黄琦、骆涛波、王超、周**、徐培川、蔡承智、王文杰1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授予第十七届“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称号。截止2025年8月,上城区有64位志愿者获此殊荣,数量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相关工作先后在全国、全省工作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区红十字会通过强化担当意识、首位意识、领跑意识,用功强化政策落地、用情做好全程服务、用心放大宣传格局,把党委政府的“好政策”高效兑现为捐献者的“好生活”,系统提升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和美誉度。

政策“找”人,一个都不少

区红十字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主动寻找、全部覆盖”的思路,突出两方面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144_718.jpg

捐献政策宣传进楼宇

一方面是数据协同:针对惠民政策多、申请材料繁的问题,联合公安等单位,将涉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落户积分”等褒奖惠民政策事项梳理集成到全区民生直达平台,通过城市大脑中枢系统调用关键领域、关键数据,实现多部门数据协同、集中运算、自动匹配,让数据在基层快跑、落地。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153_578.jpg

采荷街道红十字会组织邵逸夫医院医务人员加入中华骨髓库

另一方面是流程再造:根据政策兑现要求、服务对象类别,进行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民生政策兑现全流程再造,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自动匹配信息,查找服务对象,实现“政策找人”。比如,“捐献者人道慰问金申领”事项现在通过数据协同精准做到当日捐献、当日兑付、当日到达,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一个对象都不少。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157_499.jpg

世界红十字日期间,红十字公益广告精彩亮相延安路工联大厦“西湖天幕”

服务“暖”人,一个都不能少

由于造血干细胞入库质量高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推进,区红十字会强化造血干细胞入库全流程质控,确保“入库一人、合格一人”。

“服务与质控”挂钩。在入库血样采集后,以“大群+小群”形式严格落实“七天静思制度”,严把入库关,建立由负责人参加的“小群”1个、单位集中入库活动志愿者“大群”33个,对入库志愿者进行再次确认并及时解答志愿者相关提问,并“点对点”对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邮寄温馨的入库纪念品,降低入库反悔率。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202_988.jpg

彭埠街道红十字会组织造血干细胞集中入库活动

“服务与解难”挂钩。常态化关注关心捐献者和其家庭成员生活工作情况,将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爱心及时送达捐献家庭手中。比如:邀请捐献者参加“新春音乐会”,为捐献者送上新春祝福;举办全省首次跨区域志愿者联谊活动,通过交流座谈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民生直通车”平台,积极协帮助捐献者解决就业、子女入学、公租房延期等实际问题22个,服务也从“捐献时热热闹闹、捐献后人走茶凉”升级为“捐献时热热闹闹、捐献后一直热乎”,“和风细雨”式关爱也让捐献者群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最铁杆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宣传者。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207_689.jpg

全省首位女性二次捐献者潘克勤入选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手

“服务与褒奖”挂钩。成立上城区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总队,依托“帮帮码”平台实现“活动发布、人员募集、时长统计、风采展示”四同步,志愿者们成为活跃在西湖边、钱江新城、公益课堂、入库现场等地的一道靓丽“人道红”。截止今年8月,志愿服务总队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18人次相继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好人”“区道德模范”等荣誉。其中,全省首位女性二次捐“髓”、首位女性跨国淋巴细胞捐献者潘克勤作为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手参与传递“圣火”,在国际化大舞台展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良好风采。

宣传“红”人,一个都不少

每一位捐献者都很平凡,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完成捐献,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区红十字会用心记录每一个感人瞬间,让人性的光辉在镜头下闪耀。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211_018.jpg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会

秉承“数字化记录”理念。“新闻报道为快不破”,数字化平台功不可没。在第一次接触时(高分辨血样采集)就启动志愿者“数字化”档案采集工作,包括工作经历、前期照片、入院视频等,同步“量身定做”“图文并茂”的新闻通稿,通过省、市红十字会“数字红会”平台直达红十字系统媒体矩阵和系统外主流媒体。今年以来,《医生突然请假、转身住进病房:“彩票”终于中奖了》《给自己一份医师节礼物》《什么事都能年后再说,但这事不行》等新闻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央媒报道后收获点赞无数。

秉承“数字化展陈”理念。“酒香也怕巷子深”,数字化展陈优势明显。传统的展陈停留在“文档+照片+视频”分别录入不同平台,工作重复、效率也不高。通过将捐献者风采上传至“浙里红人榜”后,捐献者语录、照片、捐献简介等同步连入浙江红十字健康生命体验馆造血干细胞展示厅、“生命礼赞”红十字文化主题公园等终端展示设备,实现“一次录入、实时更新、常展常新”。

微信图片_2025-09-22_184214_453.png

邀请上城区第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超(中)做客华语之声演播室分享捐献心路历程

秉承“数字化传播”理念。“与时俱进拥抱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传播成效凸显。在湖滨步行街的“红十字爱馨驿站”常态化开设“关爱生命 救在上城”直播访谈节目,定期邀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工作人员、志愿者做客“云端会客厅”现身说法,让大爱善举通过数字电波“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这些更生动、更群众、更接地气的节目,为事业发展注入磅礴力量。比如:今年4月22日,“爱心共筑生命之桥——上城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例”专题访谈中,志愿者王超向广大网友分享捐献背后的“温暖小故事”,在线互动和点播回放网友超50万人次。

中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血干细胞捐献又是最能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工作。下一阶段,上城区红十字会将携手相关单位和爱心人士群体,优化运行体系、完善平台建设、创新工作举措,努力以工作实战实效丰富“浙江方案”、贡献“杭州智慧”、提供“上城样板”,为上城加快建设中央创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区贡献人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