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为盾,守护生命 ——2025年杭州市区高中学生应急救护技能检测有序开展

“轻拍双肩呼喊,俯身观察胸廓起伏,掌心交叠对准两乳头连线中点……”9 月25日,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体育馆内,一场特殊的“技能大考”正紧张进行。来自市直属和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的58所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们,在模拟急救场景中沉着完成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的动作背后,是杭州市校园应急救护教育十余年深耕的扎实成效。

图片18.png

作为落实 “救在身边・校园守护”专项行动的核心举措,本次检测由杭州市教育局和杭州市红十字会共同开展,既是对市委市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红十字救在身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深化实践,更是对校园急救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 “体检”。为确保结果客观公正,检测严格遵循“随机抽样、规范考评”原则:先从市区各高中二年级在籍学生中随机抽取20人(男女各10名),再由学校从抽选名单中确定10名参测人员;考评组则依据标准化评分细则,从操作流程完整性、按压深度与频率、人工呼吸配合度等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全程体现严谨性与科学性。

图片20.png

回溯杭州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工作历程,杭州是全国第一个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城市,联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中学应急救护普及行动的通知》,明确初中学生参加应急救护培训不少于10课时,高一学生参加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不少于6课时,切实提升师生的急救理念和技能。从2011年开始连续15年开展市区高中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检测。近年来,部分学校进一步创新实践,探索“毕业证 + 救护员证”双证毕业模式,推动急救技能从“学会”向“熟练掌握、规范应用”转变,让青少年真正成为具备急救能力的“潜在守护者”。

图片19.png

 

市教育局德育与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副处长梁树波说,“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成果,更是通过以考促学、以测促练,强化学校注重平时的训练,提升学生急救意识,让应急救护技能成为伴随终身的安全技能”。  

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处三级调研员何方敦表示,应急救护技能已成为新时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下一步,杭州将持续深化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努力,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成为杭城校园的文明新风尚,让青春力量为建设健康杭州筑牢坚实防线。”

最终,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下沙校区)、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吴山校区)分获技能检测前五名。

供稿:肖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