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孩陈斯雅捐献“生命种子”!为千里之外的患者送去希望​

9月23日,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采集,陈斯雅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266例,杭州市第3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陈斯雅来自温州,18 岁那年,她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并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从此与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忆起入库经历,陈斯雅仍记忆犹新:“记得是大二的时候去学校献血,相关工作人员问我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没想那么多,想着匹配上的概率不是很大,但万一匹配上了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所以就很爽快地答应了。”此后几年,由于一直没有消息,这件事渐渐淡出了她的记忆,但公益的种子已在她心底悄然种下。

undefined

大学期间,陈斯雅就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组织身边同学捐献闲置衣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与爱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年 4 月,一通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陈斯雅平静的生活。电话中,她被告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很懵,努力回忆了一下自己曾经入库的事才反应过来。”陈斯雅说道。经过一天的慎重考虑,她坚定地回复:“我愿意捐献!”

然而,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帆风顺。陈斯雅体重偏轻,又疏于运动,她担心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住捐献过程。为了能够顺利捐献,她开始努力增重,还上网搜索大量相关知识,了解捐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这个过程中,男朋友的支持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和力量。她深知,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这是生的希望,自己没有理由拒绝。

决定捐献后,陈斯雅便全身心投入到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当中。体检、入院、打动员剂,每一步她都认真对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心里默念一切顺利。

捐献当天,陈斯雅静静地躺在床上,打开播客边听边闭目养神,以缓解内心的紧张。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漫长采集,她成功捐献了 200 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采集仪器停止运转的提示音响起,她的造血干细胞即刻被送往千里之外的移植舱,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虽然我并不从事医护事业,但是我很喜欢看医疗类的纪录片,每每看到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但却无能为力,家属竭尽全力也要救治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的动容。”陈斯雅感慨地说。她深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救治,而自己能有机会帮助到其中的一个小家庭,感到无比荣幸。